柏林犹太人纪念馆空间叙事性表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YIGE陳陳陳 Author 陳陳陳
柏林犹太人纪念馆
叙事性建筑空间设计解读
写在前面:
上一篇读书笔记我整理了李德庚老师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项目的思考。这次转战设计项目的解读,原因呢是我最近读了很多叙事性设计相关的论文和书籍,但是苦于框架总结偏多,比较枯燥难写,刚好最近加入了一个学习小组,就是解读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作品。索性以项目为例,将叙事性设计的点穿插在项目解读中。在具体的项目解读中理解枯燥的论文显然是不错的途径。目前所能看到的叙事性空间设计论文,基本以解读纪念性博物馆为主,原因大概是这类项目本身就具有绝对的叙事原素材优势。所以往往叙事性空间设计在这类项目中,体现的也更加明显和淋漓尽致。所以优先挑选了国内外两个代表性项目,一个是柏林犹太人纪念馆,一个是南京同胞遇难纪念馆,原因是这两项目有很多的相似性,所以可以在比较中思考设计者整体叙事的思考点。巧合的是,本篇解读的项目建筑师也是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的建筑师,犹太裔著名解构主义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
|01|
建筑师介绍
Architect Introduction
丹尼尔·里伯斯金 Daniel Libeskind(1946- )
21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大师之一
解构主义大师
1946年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主要作品
德国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
美国丹佛艺术馆
多伦多皇家博物馆
旧金山当代犹太博物馆
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展览中心
美国世贸中心重建项目的总设计师
武汉张之洞博物馆
|02|
设计背景
Design background
李伯斯金本身也是犹太人,加之父母是二战期间大屠杀的幸存者,家族中又有13人在纳粹大屠杀中丧命,出于这种渊源,使他对犹太这个古老而命运多舛的民族有着更加深刻的认同和理解。这座被称作是浓缩了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像是一种符号,它包含了全人类关于犹太历史的记忆和忘却,言语和沉默,终而形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能自己讲述犹太人历史的博物馆--也就是设计师李伯斯金所说的那座“可读的建筑”。
犹太人纪念馆的设计理念由3个基本观点组成。
第一,如果不理解在柏林居住的犹太市民曾在知识、经济及文化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就不可能了解柏林历史;
第二,必须将大屠杀的警世意义直观深刻地整合入柏林的城市意识和记忆中;
第三,只有让大众了解犹太人在柏林被残杀的历史,柏林和欧洲才能有个更人性的未来。
|03|
建筑布局演变
Evolution of building layout
大卫之星
作为解构主义的经典代表作,这部作品外观的创作灵感就充满了解构意味:看似随意折叠弯曲的外形实则为解构变形的大卫之星--这一著名的犹太符号(犹太人万能的标志,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王之星,象征国家的权力),它曾经是深植于每个犹太人身心的印记,而现在扭曲变形后,深深地留在了柏林的土地上,像一道伤疤一样难以磨灭。
大卫之星
符号演变为建筑布局
犹太人博物馆通过大卫之星来找形,通过展开、折叠、打断等操作,将图形与内容结合,这个形状遍布了整个场地和文脉当中。
建筑师首先将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之间连线,构建出来的形状作为建筑的整体轮廓外形,因此建筑最终呈现一个折线挤出的复杂的“之字形”状态。利伯斯金循着建筑的“之字形”建立了漫游步道体系,让参观者步行穿越、体验空间内部特色。之字形建筑之间形成一排“空隙”,空的高度约66英尺(20 m),整个建筑物线性地切开。
这些空白代表着“在犹太柏林历史上永远无法展现的东西:人类沦为灰烬。”
新老建筑位置关系
新老建筑航拍图
概念上,里伯斯金想要表达一种缺位、虚无和消失的感受,用来表现犹太人文化的人间蒸发。通过建筑语言来讲述故事、宣泄情感,让参观者们体验到犹太人大屠杀对犹太文化和柏林城的双面冲击。一条直线穿过新建筑曲折的平面,创造了一种缺席感。这条线被平面打断,无法连通,这也成为展览组织的中心焦点。有60座桥梁通向这一空间。为了从博物馆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游客们必须穿过其中一座。
除了锯齿造型外,建筑的窗户是另一个特色,利伯斯金摒弃了常规的窗,在建筑的外立面切割出许多交叉长条形,嵌上玻璃成为窗户。这些触目惊心的线条在镀锌铁皮的外墙映衬下,如同锋利的伤口,揭示着犹太民族曾经受过的苦难和屠虐。
建筑外立面破碎的互相交织的线条,像是被锋利的匕首划破的伤痕分布于建筑立面。这里运用了叙事设计里的象征手法,用与事件关联的图形,传递情感或者唤起形象,引发思考。
虽然里伯斯金设计的加建部分是一个独立的体量,但却没有一个明显的建筑入口。如果想要进入博物馆新馆,首先得穿过老的巴洛克式的原皇家最高法院大楼也是博物馆旧馆,下楼后穿过戏剧性的入口空间,进入地下,通过地下通道进入新的扩建部分。这保留了表面上互成对比的新旧建筑的自主性。后向下走很长一段没有窗户,没有声音的很暗的甬道,给人的感觉像是穿过时空,回到过去。然后从那儿开始沿着一个个弯弯曲曲的展室一点点地,慢慢地往上走,回到现实。
通过老建筑进入新建筑,而且是进入到地下空间,视角上代入犹太人视角,跟随空间一起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回顾历史,长长的幽暗的坡道,从故事情节设计上是作为新馆的序言部分,将观众代入到事件的情绪中。后面的路径逐步跟随空间向上,回到当下现实,这部分属于路径叙事,根据内容匹配自然元素,心理感知要素光的变化,垂直高度的变化,设计出一条带有叙事性的参观路径。
从老建筑进入地下长廊
从老建筑进入新馆路径
丹尼尔·里伯斯金称该博物馆为“线状的狭窄空间”。理由是在这座建筑中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其一是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其二是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这二条脉络虽然都有所限定,却又通过相互间的沟通,而在建筑和形式上无限地伸展下去。
|04|
叙事主题与线索
Narrative themes and clues
常设展览
新的核心展览名为“德国的犹太人生活:过去和现在”从犹太人的角度讲述了德国犹太人从开始到今天的故事。该展览分为五个历史章节,涵盖了从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生活的初期到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及其失败直至现在的五个历史时期。
纪念馆中就设置了两条并列的叙事线索:一条是记录犹太人历史的曲折的展览空间;另一条是叙述犹太人命运的轴向“虚空”空间。两条线索交织并进,共同寓意着犹太人可见的历史和不可见的遗产消亡,使观者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也体验着犹太人的艰辛历程。纪念馆布局分为三个轴线,隐喻了犹太人在面临选择时的迷茫。
轴线一从德国移民(逃亡)。
轴线二大屠杀(死亡)。
轴线三与德国历史的连续性(共生)。
两条叙事线并置存在,互为补充,但都统一在同一个主题下,采用这种叙事结构,不仅可以加大空间内的信息量、加快叙事节奏,而且还可以使空间更具有戏剧性。
叙事关系
死亡轴线
死亡轴线的末端,是独立于主建筑之外的屠杀之塔。推开沉重的金属大门,进入在这座20米高的黑暗垂直空间中,大门的回声仍四处回荡,暗淡的混凝土墙壁冰冷僵硬,底部伸手不见五指,唯一的光线来自顶部裂缝的反射,看不到星辰阳光。塔底的平面顶端是尖锐的三角形,当参观者走向顶端翘首以望,想看到更多光芒,却发现两边的墙壁愈加逼近和压迫,直至死角,留给参观者的只有无助和绝望。借此无言的表达方式,伯斯金向参观者传达了欧洲集体意识中最痛苦回忆的恐怖。
流亡轴线
另一条主轴是犹太人的流亡轴线,象征着灾难中的另一种命运。轴线中点一排落地的玻璃门,当门打开抵达流亡轴线的尽头霍夫曼花园(E.T.A Hoffmann garden)。这座“花园”中,所有植物种在49颗水泥柱上,可望而不可及,并永远不能扎根地面,象征犹太一族几千年来流离失所的历史事实,而等到植物长大盘根错节,又象征流亡世界的犹太人坚强复苏后团结成长。花园地面和49根水泥柱都是倾斜的,以至参观者漫游其中有种迷失方向甚至头晕目眩的感觉。引述李伯斯金的话,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纪念那些流离在外,被迫离开柏林的大批犹太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参观者切身体会到德国犹太人家园毁灭后的迷茫,以及流落到一个完全没有渊源的陌生国度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共存轴线
自入口处直行,与初进博物馆从地上到地下的经历不同,参观者视线忽然陡然直上,一条漫长的楼梯直通上层,这便是第一条轴线-—共生,楼梯连接每一层各个展厅,如同犹太人寻求共生之路这一漫长过程中的每一段篇章。除了楼梯这个空间内最重要的建筑元素,许多不规则的混凝土构件参差穿插在轴线上空,尽管这些混凝土构件在功能上起到支撑作用,但设计师也将自己的隐喻加入其中,这些粗犷的斜线横七竖八插入墙体,正是贯穿犹太民族历史上各种磨难的象征。漫长的爬升结束后,李伯斯金在轴线末端设置了一道白墙,结合整条轴线,强迫参观者进行思考:犹太人与其他族群的艰难共存之路到底留下了什么启示,未来之路又在何方?就此留下一个与参观者互动的环节。
虚空间
三条轴线之外,博物馆平面上有一条笔直的虚线,如果说曲曲折折的使用空间构成了博物馆的展示内容,那么这条横贯建筑的虚线则是奠定了整个博物馆的气氛,李伯斯金称这些空间为虚空间(Void),他对这些虚空间的灵感来源于犹太民族的历史和记忆--当一个民族被彻底消灭、个人自由惨遭剥夺,而生命的延续被残忍打断,文化遭遇灭顶之灾且不可扭转,一股偌大的虚空便随之诞生。在于也正是这些虚空间的存在彰显了这座博物馆的独特性。
参观路径关系
|05|
室内空间
Interior space
进入地下空间,游客们被迫忍受“东躲西藏”和失去方向感,穿过一条昏暗的长廊直到来到一个丁字路口。三个选择的三条流线虽各不相同,但却互相交织、彼此搭接,在交织点处形成一个三角形路口。在路口,尖锐的墙角、漆黑屋顶上的两条光带、暗沉的颜色,直击参观者的心灵,给观者强烈的震撼。三条路径看似充满选择,其实两条路径是死胡同,一条通往大屠杀纪念塔,一条通向流亡花园,观众参观完两个场景后还是得回到路口,选择剩下的唯一的路径。这条唯一的路径,必须需要踩踏着象征遇难者的铁质面孔前进,其中深意不必展开。
创造的两个叙事性场景,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密切地联系着故事的主题。场景的设置引发了人们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并非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至少可以帮助人们关注和思索,积极的生活。并置时空叙事中各叙事线索间可能会有交叉,然后再分开继续各自的情节进程。叙事线索的相互交叉形成多个交织点,在纪念性博物馆中则表现为多个空间序列的叠加、耦合,形成富有戏剧张力的建筑空间。
交叉路口
室内一角
大屠杀塔
博物馆里一个情感最为强烈、力量最为充沛是一个66英尺(约两米)高的空间,它穿透了整个建筑。顶部狭窄的裂缝里透出的自然光成为空间里唯一的光源,墙壁的混凝土材料更增添了一种冰冷、几乎令人难以忍受的气氛。10,000块粗粝的铁皮覆盖了地面。作为犹太人大屠杀事件中亡者的一个象征,这栋建筑通过叙述一种令人极为费解的空间体验,而超越了一个博物馆的功能。
光作为叙事的心理感知有要素之一,在该馆的设计中,被使用的炉火纯青,包括对自然光位置、强度、面积的控制,同时还包括对人工光的色相、范围的控制,确保光作为叙事要素可以合适的作为内容传达的媒介。
大屠杀塔内部
大屠杀塔外部
流亡者花园
这座建筑还引导参观者们进入一个“流亡者花园”,花园里矗立着49根混凝土柱。
(48根装满了柏林的土地,一根装满了来自耶路撒冷的土地)柱子上空密密麻麻种植着橄榄树,(橄榄树的象征意义:其一寓意和平,能够代表着人们的博爱情怀。其二寓意就是顽强的拼搏精神,其三寓意就是生命的象征,寓意着永恒)
橄榄树翠绿的枝叶垂下来,可是却高得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也许,在这两千多年中被放逐,驱赶,流离失所,又经历了种族灭绝的大屠杀的犹太人,他们在那些艰难年代里对和平的祈望,大概就像站在这些高高的水泥柱子之间的我,仰望柱子顶端的橄榄树?身处于林立的巨型混凝土柱子之中,让人顿失方向感。这些超现实的柱子让人迷失、困惑,但透过间隙向上看到开阔的天空时,又让人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
我曾经一度怀疑数字象征的必要性,但是我现在对数字象征的理解是,数字作为连接内容的桥梁出现,和观众形成一个内容网,同时,凝练的数字象征,具有容易记忆传播的优势。包括文中出现的橄榄树的象征意义,其实作为设计者,大可不必觉得难为情,怀疑是套概念,好的设计应该是恰当的设计,不滥用手法,才会保证观众能准确的识别象征的意义。
流亡花园内部
航拍视角看花园
装置——落叶
地上厚厚的铺满的不是自然界的轻盈美丽的落叶,而是一万张铸铁做的人脸。每一张脸都有一幅惊恐的表情,大张着嘴,好像在痛苦地呼喊。所有参观的人们都沉默不语,唯一能听到的声音是有人在这些“落叶”上走动,发出的金属碰撞的尖利的声音。(声音叙事)那刺耳的声音被旁边的墙反射加强,给人一种非常激烈的感受。
声音作为叙事的心理感知要素之一,其实在该馆的设计中反复应用,从廊道里的观众脚步回声,推开大屠杀塔金属大门的回声,到部分压抑的室内空间留有缝隙,将户外的热闹的生活化声音引入,再到走过落叶装置时,铁脸碰撞发出的刺耳金属声。直至展厅的后部还有个声音剧场,听幸存者平静的叙述曾经的遭遇。但是要注意的是,要结合设计构思,合适的应用声音媒介,否则会变成混乱的信息,观众无法理解。
“落叶”装置
一个小女孩从装置上走过
|06|
材料与色彩的选择
Choice of materials and colors作为叙事元素的材料选择
建筑表皮采用镀锌金属配合狭窄的开窗,透露出冰冷破碎之感,建筑内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建筑空旷的场所和虚无的尽头的印象。巧妙的是,建筑立面的材质带有一定的反射性,在华灯初上之时,附近建筑的霓虹灯为表皮短暂的笼罩上一层绚丽的色彩,包括夜晚室内透过窄窗透出的暖黄色的灯光,都好像在无声的诉说着过去和当下的转换。
天井
室外夜景
作为叙事元素的色彩构成
我提取了空间中出现的色彩,大面积以灰色调出现,墙面和地面采用强烈的黑白对比来增强纪念性,少数的彩色以红、黄、橙色以点状分布出现,不过基本采用灯光照明的形式来实现。说到底,要是关了所有的灯光,展厅色彩就只剩黑白灰了。
色彩构成
本文来源于多篇叙事性空间设计论文和部分项目分享以及建筑师访谈。来源比较杂,在此感谢这些工作者,带领我们了解遥远的优秀项目,此致敬礼。
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曾经的信息差红利逐渐消失殆尽,审美也不再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任何设计,脱离整体的考量,局部的造型模仿的再好都不过是片段的二维视觉。好看的设计不等于好的设计,可惜很多设计从业者还是没明白这个道理。作为设计从业者,我一直无法摆脱对职业的焦虑,时代日新月异,新概念层出不穷,盲目的追赶资本浪潮,不如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设计背后的本质,展示设计是一个学科交叉特别明显的行业,对设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万事不离本质,在研究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方法论和设计思维,是我今年个人职业发展的一大目标。我想只要拥有系统思维,明确每个设计操作背后深层的意义,不管外界风格如何变化,也能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质的道路,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种独特性会更加显得尤为珍贵。
END
近期热文:美国国家陆军博物馆
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设计——纯白色的博物馆:探索光线的艺术
美国圣经博物馆纽约间谍博物馆设计
美国西雅图伯克博物馆设计
韩国科技馆生命科学科普馆设计
国外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设计
葡萄牙葡萄酒博物馆设计
瑞典国家科技博物馆设计
2021年展示云全部展陈案例盘点
喜欢的请转发谢谢!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投稿 | 定制素材 | 设计公司招聘 | 设计师合作交流
联系VX:19943386649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若恶意侵权将追究其法律任.